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綜合 > 民生 > 正文

壺口瀑布兩岸砌圍墻遭游客吐槽,要拆掉的是“景區(qū)封閉思維”

時間:2023-05-01 10:18:20    來源:極目新聞    

極目新聞評論員?徐漢雄

近日有網友發(fā)現,黃河壺口瀑布兩側都建起圍墻或圍擋,有人吐槽說是“嚴防偷窺祖國山河”。4月30日,極目新聞記者采訪獲悉,壺口瀑布陜西宜川縣一側的確建有圍墻,當地為了保證游客安全;而在壺口瀑布山西一側有臨時的施工圍擋,施工完成后則會拆除。(據4月30日極目新聞)


(資料圖片)

據公開資料,黃河壺口瀑布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(qū),是中國第二大瀑布。壺口瀑布東瀕山西臨汾市吉縣壺口鎮(zhèn),西臨陜西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鎮(zhèn),為兩省共有景區(qū)。山西側景區(qū)全價票加車票價格為120元,陜西側全價票加車票價格為140元。

壺口瀑布(來源:資料圖)

近日,一名網友發(fā)布視頻稱,壺口瀑布陜西側有較高的圍墻,山西側也有圍擋物。該網友配文表示:“壺口瀑布路旁圍墻不讓看瀑布,花100元買門票才能看。”

此事引起網友熱議,有網友說,都說黃河是母親河,想看母親還要交錢?有網友質疑,壺口瀑布是天然景點,憑什么要圈起來收費?

網友發(fā)布的視頻截圖拼圖(來源:極目新聞)

雖然相關方面稱,修建圍墻是為了保證游客安全,也有的稱是在搞建設,不是為了將景點圍起來不讓游客觀看。但這種解釋形同掩飾,因為一些景區(qū)的“小九九”,大家心知肚明,諸如將景區(qū)大門越修越遠,讓游客只能坐景區(qū)的交通車進出,以此收費;到達景區(qū)門前,是一條長長的商業(yè)街,以增加游客消費;還有的景區(qū)通過園中園的形式增加收費。如此種種,打的都是收費主意。

將風景圈起來不讓看,要看就得買門票才行,這樣的事以前就有過。被視為桂林山水象征的象鼻山,因山體酷似一頭駐足漓江邊飲水的大象而得名,也被評為中外游客到訪桂林必游的景點之一。有游客吐槽,當地在象鼻山前故意栽種竹子之類的植物,擋住游客的視線,要看象鼻山,得買票入園才行。2017年,媒體就曝光在春節(jié)長假期間,游客發(fā)現象鼻山公園被高大密實的植物嚴嚴實實遮擋起來,形成“綠障”。游客站在象鼻山全景最佳觀賞處,只能看到四季不變的綠色植物,生怕游客“免費飽了眼?!薄?/p>

被媒體曝光后,當年5月26日,象山景區(qū)啟動“拆圍透景”行動,砍伐遮擋象鼻山的部分竹林,以便站在景區(qū)外的濱江路邊,能看見象鼻山的身影。

如此將美景圍起來收費,被指是“門票經濟”的短視思維。壺口瀑布兩岸被砌圍墻,有網友就稱,自己到杭州西湖時,發(fā)現不收門票,還以為是假的,沒想到是真不收門票。以此對比這種“圈地收費”的老土作法。

壺口瀑布被砌圍墻(來源:網友發(fā)布的視頻截圖)

“門票經濟”的迷思早該被摒棄了,因為景點消費只是游客的初級著陸階段,屬于旅游業(yè)的起始收入,這部分收入貢獻其實有限,后面的吃、住、玩才是大頭。如果因門票將游客阻擋在外,讓游人因此止步,實是因小失大。而且,門票收入終究是有天花板的,不可能無限增長,門票漲價到一定階段,超出景區(qū)的服務所值,就失去了吸引力。全域旅游強調的是旅游目的地的綜合收入和總體效益,舍棄門票的“小錢”,再賺取相關住宿、餐飲等項目的“大錢”,這個賬并不難算,早被市場所驗證。

以杭州西湖取消門票為例。據介紹,西湖南線未取消門票之前,每年的門票收入為600萬元。取消門票之后,這里人氣劇增,沿線商鋪每年的拍賣總收入卻因此達到了700萬元。以整個西湖來看,免門票每年要少掉幾千萬元的門票收入。但游客帶來的消費,進而對旅游經濟的拉動,遠不止這個數。

壺口瀑布兩岸砌圍墻,實是將自己“畫地為牢”,不僅顯得小家子氣,也實是將游客拒于之里之外的自我設限。拆除圍墻,更要拆除“景區(qū)封閉思維”,走出門票經濟與收費參觀的迷思。

(來源:極目新聞)

關鍵詞:

凡本網注明“XXX(非中國微山網)提供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。

特別關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