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首頁 > 綜合 > 即時 > 正文

立法守好紅色根脈_世界看熱訊

時間:2023-04-24 05:43:16    來源:安徽日報    

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
春暖花開,六安市迎來旅游旺季。4月18日,在金寨縣革命博物館,一批又一批游客到這里緬懷革命先烈,聆聽紅色故事?!敖衲觊_春以后,博物館接待量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,尤其是節(jié)假日,參觀的游客更多?!辈┪镳^講解員楊曉璐介紹。

巍巍大別山,紅色精神代代相傳。作為聞名全國的革命老區(qū),六安市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,各類革命文物、遺址遺跡、紀念設施遍布,靜靜地訴說這塊紅色土地曾經(jīng)的崢嶸歲月。

守好紅色根脈,傳承紅色基因,必須保護好革命遺址遺跡。今年1月,《六安市革命遺址遺跡保護條例》正式實施,條例共6章34條,內容突出問題導向,立足地方特色,注重制度設計,為系統(tǒng)保護、合理利用革命遺址遺跡提供了重要遵循?!皸l例的實施,讓全市革命遺址遺跡保護工作步入法治化軌道?!绷彩腥舜蟪N瘯h組書記、主任付新安表示。

革命遺址遺跡保護,名錄認定是基礎。條例明確,建立市縣兩級保護名錄制度,授權政府制定革命遺址遺跡認定標準和名錄保護辦法;要求開展專項調查認定工作,建立保護名錄數(shù)據(jù)庫;確立保護責任人制度,明確了保護責任人的權利義務。

革命遺址遺跡的保護和利用工作,涉及部門眾多,壓實各方保護責任是關鍵。根據(jù)條例,由黨委宣傳部門牽頭建立革命遺址遺跡保護聯(lián)席會議機制,研究決定重大事項;明確市、縣(區(qū))政府在將革命遺址遺跡保護工作納入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、財政預算,加強相關基礎設施規(guī)劃建設等方面的主體責任。同時,條例明確了與革命遺址遺跡保護工作聯(lián)系較為密切的文旅、退役軍人事務、黨史研究等部門的保護管理職責,也規(guī)定了鄉(xiāng)鎮(zhèn)人民政府、街道辦事處、村(居)民委員會的保護管理職責。

如何讓革命遺址遺跡“活”起來?合理利用是關鍵。對此,條例規(guī)定,市、縣(區(qū))聯(lián)席會議統(tǒng)籌研究力量,組織開展革命史料的收集、研究、編纂工作,挖掘與展示革命文化、精神內涵和歷史價值;新聞媒體創(chuàng)新傳播方式,開設網(wǎng)上展館,推出云展覽、云直播,弘揚革命精神;相關主管部門指導開發(fā)紅色旅游線路,培育紅色旅游品牌,深化區(qū)域合作,促進革命遺址遺跡資源利用與旅游融合發(fā)展等。

“革命遺址遺跡的保護和利用并不矛盾,而是相互促進的關系?!绷彩腥舜蟪N瘯üの撠熑吮硎荆瑢⒏锩z址遺跡充分利用起來,讓其承載的革命文化、精神內核充分挖掘出來,才是最好的保護和傳承。(記者 范孝東 通訊員 王存超)

關鍵詞:

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XXX(非中國微山網(wǎng))提供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。

特別關注